元数据

一本书读懂Web3.0:区块链、NFT、元宇宙和DAO

  •  一本书读懂Web3.0:区块链、NFT、元宇宙和DAO|200
  • 书名: 一本书读懂Web3.0:区块链、NFT、元宇宙和DAO
  • 作者: a15a
  • 简介: 本书既是关于Web3.0基础知识的介绍,又是关于Web3.0在业内应用实践的案例展示,同时也是一次DAO的实践。 第1章提出了关于Web3.0的三个基础问题。第2章介绍了Web3.0的历史渊源及资本推手。第3章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概念、有代表性的公链、各种区块链工具,以及区块链安全问题。第4章介绍了NFT的协议标准、文化现象、分类和代表项目,以及其未来发展。第5章介绍了元宇宙的基础技术、参与方式及代表性产品。第6章介绍了DAO的发展历史,以及大量DAO实例,并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第7章从经济的角度介绍了Web3.0带来的生产、分配、产品形态上的改变,并介绍了”Token”“Defi”等新产物及其实例。第8章从个体认知和群体认知的角度研究Web3.0带来的社会意识的改变,并辅以应用实例。第9章畅想了Web3.0的未来,列举了机遇与困境,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 出版时间: 2022-04-01 00:00:00
  • ISBN: 9787121432354
  • 分类: 计算机-人工智能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PC地址: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3df32d10813ab6e8eg0105dd

高亮划线

前言

📌 a15a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Web3.0研究小 ⏱ 2022-11-03 01:02:34

第3章 Web3.0的核心技术——区块链

📌 简单来说,可以把区块链理解为一串包含交易信息的数据块按照时间顺序有序连接组成的链表结构。 ⏱ 2022-11-03 09:57:36

📌 区块链节点包括全节点和轻节点。拥有并维护全网所有交易数据的节点称为全节点;只拥有并维护与自己相关的交易数据的节点称为轻节点。 ⏱ 2022-11-03 09:59:21

📌 区块链的匿名性表现为每个人在区块链上都需要一个以公钥哈希值为标识的虚拟身份。你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你的银行卡号,别人可以往这个账户里转账,但是如果不借助银行系统,他不知道这个银行卡号对应的所有者是谁。这个虚拟身份在完全不涉及线下交易时是无法与使用者本人产生关联的 ⏱ 2022-11-03 10:00:39

📌 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比特币、以太坊等大家较为熟悉的公链,均采用PoW共识机制。节点在争夺一个新的区块的出块权时,需要对上一个区块的区块头进行某种运算(比如,比特币采用的算法是SHA256),直到得到目标值,即出块成功 ⏱ 2022-11-03 10:01:47

📌 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在PoW共识机制中,更多的计算带来了更多的能源浪费,而权益证明则省去了矿机消耗电力的环节,通过使用Staking(即质押,通常指的是质押一定凭证来获取相关权益的行为,但是Web3.0圈内通常会直接使用英文单词Staking)的数额来提高自己的投票权,只需要进行签名就可以验证。 ⏱ 2022-11-03 10:02:25

📌 以太坊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得最广泛的公链。简单来说,以太坊就像比特币的升级版本,比特币在区块链1.0时代诞生,而以太坊成了区块链2.0时代的开创者。 ⏱ 2022-11-03 10:09:07

📌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的本质可以描述为脚本。通过利用以太坊区块链的能力,这些脚本可以处理很多种逻辑,如拍卖等。智能合约的关键点是,可以自动执行并不可篡改,这一特点保证了合约中的功能可以按照已有的逻辑执行。智能合约会将代码保存在区块链中,对于公链来说,代码将是完全公开的。 ⏱ 2022-11-03 10:09:56

📌 以太坊和比特币的目的不同,比特币更希望成为一种替代货币系统,可以作为交换媒介或价值存储介质存在。以太坊更希望可以通过平台的运营获利而不是将自身建立为替代货币系统。总之,比特币更像一种合法性尚未实现的货币,而以太坊则是一个具有生态性的、可大规模应用的智能合约平台。 ⏱ 2022-11-03 11:49:34

📌 以太坊的基本概念,它是一个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具有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并为开发者提供了代码运行环境。 ⏱ 2022-11-03 11:49:45

📌 PoH共识机制,就是创建历史记录,证明一个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发生过。其特点是可以分离基于哈希值的时间和状态,验证节点可以直接对区块内的哈希值进行哈希运算。此外,PoH算法使用可被验证的延迟功能让节点在本地使用算法生成时间戳,节省了传统区块链需要的在网络中广播的时间。 ⏱ 2022-11-03 11:50:40

📌 恶意挖矿攻击是指,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攻击者劫持用户设备用于加密货币挖矿。 ⏱ 2022-11-05 00:18:38

第4章 Web3.0的基本构成元素——NFT

📌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NFT理解为一种数据格式,而通过这种数据格式可以把多种形态的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上,包括图片、声音、视频、纯文本。 ⏱ 2022-11-05 01:02:04

📌 当然,在说到NFT数字艺术的时候经常有人会问:“如果我把这些图复制下来自己重新铸造一套NFT,那么不也有了一模一样的NFT了吗?这不是更容易盗版了吗?”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因为提问者还没有理解Web3.0的价值锚点。在Web3.0中,NFT的价值并不在于你有一个长这样的NFT,而在于其背后凝结的社区共识。也就是说,你当然可以复制、粘贴一套NFT,但是除了你本人之外没有人认可这套仿品,因此它就毫无价值。 ⏱ 2022-11-05 01:07:41

📌 “共识决定价值”的逻辑被Web3.0用户接纳正是因为Web3.0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的底层逻辑 ⏱ 2022-11-05 01:25:42

第5章 Web3.0的具象表现形式——元宇宙

📌 现在的互联网有数据垄断、隐私泄露等问题,人们意识到数据霸权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而Web3.0是对数据霸权的反对。智能合约可以构建新型的治理方式,可以让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合作(DAO),共创、共享、共治是元宇宙的核心价值观。 ⏱ 2022-11-05 12:01:00

第6章 Web3.0的基本组织形式——DAO

📌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DAO通常被认为是某公司或实体组织的一种去中心化形式,即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 2022-11-05 13:16:20

📌 共识是联结一个DAO的“灵魂”,而共识的达成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DAO的目标,就像我们在选择工作时会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理念等。 ⏱ 2022-11-05 13:53:39

📌 共同的目标和有效的决策机制主要决定了DAO起步的速度,而社区的质量则决定了DAO未来的发展。 ⏱ 2022-11-05 13:54:26

第7章 Web3.0“把经济系统嵌入互联网里”

📌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解释Web3.0的本质,就是“Web3.0的本质是生产资料共享”。 ⏱ 2022-11-05 23:41:34

📌 本书在提到使用Web3.0的个人时,鲜有提及“用户”这个词,更倾向于使用“公民”。这是因为在Web3.0世界里“用户”的概念有所转变。 ⏱ 2022-11-06 12:25:44

📌 在Web3.0世界里,用户和开发者或者平台方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即使是合约的开发者,在把合约发布到链上之后也不能对合约的关键信息进行修改,所以之前在传统互联网中出现的平台做大了就开始欺客的现象会改善很多。 ⏱ 2022-11-06 12:25:53

📌 退一万步来讲,如果开源和审计都没有解决后门问题,后期平台方一定要改规则做巨头,那么该平台的共识会迅速坍塌,用户就会快速流失。因为用户使用Web3.0接入方式,所有信息和资产都存在链上,所以用户可以在几乎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转换别的平台使用,让不尊重去中心化共识的平台自取灭亡。 ⏱ 2022-11-06 12:27:36

📌 现实情况是,越尊重社区意志的项目往往发展得越好,而搞“一言堂”的项目在社区共识崩塌之后会逐渐没落,任何破坏底层共识的行为都会导致项目价值崩坏 ⏱ 2022-11-06 12:28:05

📌 Web3.0世界的公民在互联网上的一切行为、社交关系、资产、内容等都归他们个人所有而不归平台所有,并且能跨平台实现全网互通。 ⏱ 2022-11-06 12:29:15

📌 在Web3.0世界里,一种新的创造价值的方式被提出并且被实践,即建立共识就是创造价值。如果你觉得无法理解Web3.0世界中某种商品的价值(比如,各种NFT的价值),那么可能只是因为你不属于它的共识群体(这种现象在Web3.0圈内通常被称为NGMI,即Not Gonna Make It,意思是“你不行”) ⏱ 2022-11-06 12:29:53

📌 Token并非一个新词,在计算机身份认证中代表令牌或者标记,一般用于邀请、登录系统。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某种权限的凭证。在区块链里,Token代表的是一种基于智能合约发出的价值流转载体,而这个价值可以是某种信息、数据、资产,或者某种权限。有中文材料把Token翻译成通证,但其实在圈内更普遍的做法是直接使用“Token”这个单词。 ⏱ 2022-11-06 12:31:36

📌 Coin通常指的是一种不具备合约拓展功能、只具备交易属性的链上价值流通载体,最为大家熟知的例子就是比特币(Bitcoin),以及前面提到的Dogecoin。 ⏱ 2022-11-06 12:32:15

📌 Currency直译为货币,而Crypto Currency(数字货币)则是特指有货币属性的那些Token或者Coin。 ⏱ 2022-11-06 12:32:24

📌 是否可分割指的是Token是否可以被无限地分割成小于1的单位 ⏱ 2022-11-08 23:28:04

📌 Fungible Token(同质化Token,FT)是可分割的,并且每一个Token之间没有任何区别;None Fungible Token(NFT)则是不可分割的,并且每个Token都不相同,即使它们的表现形式是一样的,但其实它们也是不同的个体,且可以被赋予不同的功能。(2)是否原生 ⏱ 2022-11-08 23:28:36

📌 Decentralized Finance是去中心化金融,通常被缩写为DeFi ⏱ 2022-11-08 23:29:53

📌 Hayden Adams提出的理念是,建立一个商铺,还是基于以物换物的逻辑之上,不过商铺有以下不同。(1)所有人都可以为任意商品建立或提供流动性,即存入一定数量的Token和与其等价数量的另一种Token。(2)为了激励所有人参与商铺的运营,商铺的流动性提供者将会收到根据自己提供的流动性在总流动性中的占比所计算出的服务费分成。 ⏱ 2022-11-08 23:33:31

📌 Uniswap作为平台还会额外提供跨流动性互换,即根据价格计算最短交易路径,为更多Token提供交易的可能性。 ⏱ 2022-11-08 23:33:43

📌 而在DeFi的抵押借贷中,抵押和借贷的皆是高流动性资产。 ⏱ 2022-11-08 23:35:08

第8章 Web3.0时代的个人与群体

📌 DID是Decentralized ID的简写,意思是去中心化的身份识别系统,说得更直白就是可以登录多个平台的去中心化账户,也经常被称为“钱包地址”。 ⏱ 2022-11-08 23:40:37

📌 早期的Web3.0账户就是圈内俗称的钱包地址,其实就是一个不对称加密的公私钥对,公钥就是俗称的钱包地址,是公开可见的,而私钥掌握在Web3.0地址的持有人手中。任何知道私钥的人都可以任意处置这个账户的资产,一旦私钥丢失就没有任何途径可以找回(除非量子计算机出现),这一特征也形成了普通人踏入Web3.0世界的第一个门槛。 ⏱ 2022-11-08 23:41:12

第9章 Web3.0时代的机遇

📌 Web3.0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原来的中心化体系中欠发达地区很难做出成功的项目,可能要在大城市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但是在去中心化体系里,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做出好应用,现在以太坊上很多成熟的项目来自一些比较穷的地区。 ⏱ 2022-11-08 23:53:34

读书笔记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