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

如何达成目标

  •  如何达成目标|200
  • 书名: 如何达成目标
  • 作者: 【美】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 简介: 你苦于老大不小还一事无成?你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你认为拖延症无药可救?你常常事倍功半?你觉得自制力天生,无法培养?戒烟、减肥周而复始,难如登天? 我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又在哪里?一般人未必说得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尔沃森对传统成功学观点提出质疑,你会发现平时听到的太多建议都是显而易见且无用的——保持积极心态,制定计划,行动起来,做到*好……作者以严谨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大量极具启发性的实验,为读者揭示了人类动机的基本理论,阐明了树立正确动机与成功实现目标之间的关系,并郑重指出:所有人都能更好地实现目标!
  • 出版时间: 2023-12-12 00:00:00
  • ISBN: 9787111622505
  • 分类: 个人成长-人生哲学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PC地址: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25a3236071916d6225a8b77

高亮划线

推荐序一 升级你的行动工具箱

📌 人们制订计划、执行计划的习惯,不少都是错误的。 ⏱ 2022-03-10 22:12:19

📌 。只有那些靠近内在动机的目标,才能让你更好地持续努力。 ⏱ 2022-03-10 22:20:17

📌 如果你想真正快乐(并且动力十足)的话,你不光要注重目标所含的内容,还要顾及目标的源头。 ⏱ 2022-03-10 22:20:31

📌 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 2022-03-10 22:22:09

📌 WOOP方法 ⏱ 2022-03-10 22:21:56

引言

📌 自制力是在追求目标过程中指引你行动的能力,它使你在诱惑和干扰面前仍然紧盯目标、坚持不懈,直到完成目标。 ⏱ 2022-03-12 00:04:40

自制力到底是怎样的

📌 如同肌肉那样,自制力的强度各不相同——不仅因人而异,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2022-03-12 00:08:02

📌 ,即使是做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决定,或者是试图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都会消耗(自制力)这一宝贵的资源。 ⏱ 2022-03-12 00:08:48

你能做什么

📌 以奖励的方法增强动机,可以弥补短时间内消耗的自制力。 ⏱ 2022-03-12 00:10:32

📌 。自制力是后天得来的,通过锻炼可以逐渐变得强大 ⏱ 2022-03-12 00:10:45

别说“做到最好”

📌 明确而有难度的目标比模糊或过于简单的目标更能激发优异的表现,而且两者的差异明显。 ⏱ 2022-03-12 10:31:05

📌 艰巨但可能实现才是关键。因为艰巨的目标会在不知不觉间促使你付出更大努力,更加聚精会神,更加紧盯目标。你会坚持得更久,也能更好地运用最有效的策略。 ⏱ 2022-03-12 10:32:13

📌 第一步是设定一些非常明确且具有合理难度的目标;第二步是用最能激励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这些目标,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成功机会。 ⏱ 2022-03-12 10:33:31

大局与细节

📌 习惯用更抽象的方式理解自己行为的人,也就是说,想到某件日常事务时,你更注重“为什么”要做 ⏱ 2022-03-12 14:38:00

📌 “为什么”的思考方式。更加抽象的思考行为能让人充满激情,因为你把一件特定的事情(通常是小事)与一种更大的意义或某个更重要的目标联系起来了。这便赋予了一件本不那么重要或不那么有价值的事情新的意义。 ⏱ 2022-03-12 14:38:50

📌 用细节来思考我们所做的事情,从“我在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的角度来思考,有没有帮助呢?当然有。首先,在做一件困难、生疏、复杂的事情或是需要花很长时间学习的事情时,这种思维方式格外有益。 ⏱ 2022-03-12 14:39:20

📌 随着我们做某件事的经验日渐丰富,它变得容易了,我们便开始用更加抽象的“为什么”来看待,也就是说,把重点放在这件事的意义和目的上。 ⏱ 2022-03-12 14:41:16

📌 当人们用“为什么”来思考行为时,总会想得更宏观一些,把那些日常的微小举动看成更重大目标的一部分。他们更容易联系长远的目标。 ⏱ 2022-03-12 14:42:23

📌 用“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想问题的人不太冲动,不太可能受到诱惑,并且更有可能为行动提早做好计划。 ⏱ 2022-03-12 14:42:30

📌 大局和细节的思考模式各有优劣,最佳策略是根据目标的不同在两种模式中切换。 ⏱ 2022-03-12 14:42:53

📌 要想变得激情满满、让自制力大为提升(或者帮助别人达到这个目的),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想一想行为背后更大的意义和目的。 ⏱ 2022-03-12 14:44:28

📌 若是追求某个格外复杂、难办或陌生的目标,最好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思考。 ⏱ 2022-03-12 14:44:45

现在与将来

📌 一方面,我们偏向于用大而抽象的概念(强调“为什么”)来考虑较长时间以后才会执行的计划;另一方面,在考虑近期的计划时,我们往往更加具体,也就是更加专注于做好这件事需要做的“是什么”。 ⏱ 2022-03-12 14:58:34

📌 “为什么”式的思维会使你更看重心理学家所谓的合意度(desirability)信息。 ⏱ 2022-03-12 15:02:07

📌 “是什么”式的思维更加具体,将使你更加重视可行度(feasibility)信息 ⏱ 2022-03-12 15:02:53

📌 我们考虑比较长远的目标时,会看重潜在的回报,看轻实际的问题;当我们思考近段时间的目标时,往往只想着实际的问题,不考虑做这件事的潜在回报 ⏱ 2022-03-12 15:06:14

📌 说到你的目标时,从它“是什么”的角度来思考,不仅能让你更好地安排时间,还能防止拖延。 ⏱ 2022-03-13 08:55:35

📌 用“是什么”的方式思考目标,能让你更加专注于你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使你能更快地达成目标。而过于注重“为什么”做某件事情,可能导致人们的行动比较拖拉。 ⏱ 2022-03-13 08:56:38

积极思考的利与弊

📌 当属期望值理论(expectancy value theory)。这种理论总的来说讲述了人们会因为下列两个因素的激励而做任何事:(1)是他们有多大的可能成功(这是期望的部分);(2)是他们认为自己从中能收获多大利益(这是价值的部分)。 ⏱ 2022-03-22 16:36:44

📌 我们有时候想象黑暗的未来,只为了把我们自己吓得要命。 ⏱ 2022-03-22 16:38:53

📌 相信追求目标是一个艰巨过程的人会做更多的准备、付出更大的努力,并且为实现目标采取更多的行动。 ⏱ 2022-03-22 16:39:02

📌 最好的方法是在设定目标时积极地思考你已经实现目标时的情景,同时切合实际地思考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厄廷根把它叫作心理对照(mental contrasting),意思是说,你首先设想你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周全地思考妨碍目标实现的障碍。 ⏱ 2022-03-22 16:46:18

📌 明确而艰巨的目标 ⏱ 2022-03-12 10:30:49

第2章 你知道目标来自哪里吗

📌 成功不是仅仅关于如何实现目标,至少同样重要的是追求那种能够帮助你充分发挥潜力并真正享受奋斗过程的目标。 ⏱ 2022-03-22 16:54:09

你,处在自动导航模式

📌 当我们把尽可能多的任务交给潜意识思维来完成时,我们便能最有效地思考。 ⏱ 2022-03-25 09:49:05

触发因素的神奇之处

📌 刻意选择的目标,与完全由潜意识触发的目标相比,将带给你同样的结果。 ⏱ 2022-03-25 09:50:18

📌 ,只要出现了可以用于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就可以触发那个目标。 ⏱ 2022-03-25 09:51:02

📌 一般来讲,潜意识运行的目标,要么是我们已经有意识地采纳过的目标(只是在潜意识中继续进行),要么是我们从非常积极的视角来看待的目标。 ⏱ 2022-03-25 09:52:33

当你以展示才华为目标时

📌 那些与自我价值相联系的因素在激励人们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不太适应更加艰难的局面。 ⏱ 2022-03-27 08:50:49

📌 当你追求展示才华的目标时,你很容易成为悲惨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受害者 ⏱ 2022-03-27 08:51:28

当你以谋求进步为目标时

📌 心理学家将这种谋求进步的意愿(也就是提升或增强某种技能与能力的意愿)称作精通目标。 ⏱ 2022-03-27 09:21:43

📌 当我们追求精通目标(谋求进步)时,不太可能将自己的困难和差劲的绩效归咎为自己缺乏能力,因为这样做没道理。 ⏱ 2022-03-27 09:22:10

📌 “谋求进步”的目标能造就最大的成功,因为人们若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让自己更加卓越”之上,几乎不会一遇到困难就放弃。 ⏱ 2022-03-27 09:30:41

哪种目标对我最有益

📌 “展示才华”的目标比“谋求进步”目标更能催人奋进 ⏱ 2022-03-27 09:30:59

📌 当你在做比较简单的事情时,你有很强大的动力把关注点放在拿出优异的表现并证明自己的强大之上,而这也许会让你获得回报。 ⏱ 2022-03-27 09:32:30

解决困难

📌 。当你将关注点放在“谋求进步”而不是“展示才华”上时,你将在两个重要的方面受益。第一,当局面变得困难时,也就是说,面临复杂情形、时间压力、重重障碍或者意想不到的挑战时,你不会变得太过气馁。你更有可能相信,若是继续坚持下去,你依然能够做好这件事情。第二,当你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这件事情时,你不会因此而丧失动力 ⏱ 2022-03-27 09:34:26

读书笔记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