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
- 书名: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
- 作者: 简单心理
- 简介: 一只焦虑的肥猫,一只稳重的胖狗,在大城市过着和年轻人一样的快节奏生活,也有不少烦恼: 陷入内卷、被人冒犯,却习惯忍气吞声、强颜欢笑; 想要躺平,却发现充满焦虑,根本停不下来; 害怕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却提不起精神追赶…… 懂心理学的胖狗,带着肥猫逐步看清这些困境背后的心理问题:“习得性无助”“错失恐惧”“选择恐惧症”……它们一起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攻破这些难题,最后总结出一套“猫和狗的生活哲学”,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生活并豁然开朗。 “简单心理”基于真实生活场景创作,以漫画的形式直击年轻人的内心困惑。
- 出版时间: 2022-01-01 00:00:00
- ISBN: 9787572604164
- 分类: 心理-社会心理学
-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PC地址: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06f32040813ab6d07g018ea7
高亮划线
1 “躺平”的哲学 记得捍卫自己做“废物”的权利
📌 本来挺乐意去做的事,一被催就不想干了,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被动废”。 ⏱ 2022-05-13 21:51:14
📌 所谓“做短期废物”,其实是让我们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指的是人们在理解自身或他人的优缺点的前提下,依然能对完整的自己感到满意—“尽管我与众不同或是有缺陷,但我依然认可自己”。 ⏱ 2022-05-13 21:53:29
📌 责怪自己往往无法为自己带来真正的改善,反而会增加无力感和焦虑感,带来更多负面的情绪。 ⏱ 2022-05-13 21:53:49
📌 。事实上,情绪是用来帮助我们适应环境的,当一个人出现“情绪耗竭”时,说明 由于过度使用心理和情绪资源已经产生了疲惫状态,沮丧、紧张和易怒是内心在向我们提出抗议。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强迫自己进入并保持不适宜的兴奋状态,只会让生活更加糟糕。 ⏱ 2022-05-13 22:21:49
📌 “品味”这个词,指的是一个人对周围积极事物的主动注意,它使我们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感。 ⏱ 2022-05-13 22:23:44
📌 我们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它会对我们大脑的所有信息进行层层筛选,以帮助我们专注于当下最重要的事。 ⏱ 2022-05-13 22:27:25
📌 “消极礼貌”的求助话术。 ⏱ 2022-05-13 22:28:57
📌 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管跟别人要求的是否一样,我都不会因此改变。这是足够坚定的人才敢做的表达。 ⏱ 2022-05-13 22:42:53
📌 。一个人能够做自己认为是对的、好的事情,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不违心地生活,是“做自己”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 2022-05-13 22:43:06
2 修复的哲学 有些伤口需要慢慢愈合
📌 “我真的不行”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我们的“习得性无助”。这是一种在漫长且重复的失败经历中,始终无法拥有“获胜感”的状态,它伴随着极度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 ⏱ 2022-05-13 22:45:07
📌 处于“习得性无助”中的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听到“我相信你”这样的鼓励话语后,可能会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继续尝试,但重复的经验又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恐惧和排斥,从而加重了这种“习得性无助”。 ⏱ 2022-05-13 22:45:16
📌 接纳他们的无助和失败吧。用“失败了我也爱你”来取代“我相信你能成功”,这是对他们而言更有意义的陪伴。 ⏱ 2022-05-13 22:45:24
📌 总想“像别人一样成功”,也许并不是“上进”,而是一种恐惧:恐惧被落下。 ⏱ 2022-05-13 22:47:09
📌 你大可不必跟风奔跑。你人生的目的地,也许未必在山顶。 ⏱ 2022-05-13 22:47:27
📌 情感勒索者会释放出厚厚的迷雾来掩盖他们的行为,最常见的迷雾就是“愧疚”。他们将自己的痛苦与你的行为相关联,让你产生要为其负责的愧疚感,从而把他们对你的要求,转换成你应尽的义务。 ⏱ 2022-05-13 22:49:29
📌 我们这一生难免经历创伤,而应对创伤的一种良好方式就是“活在当下”。 ⏱ 2022-05-13 22:49:55
📌 “活在当下”,可以用心理咨询的接纳承诺疗法(ACT)来加以理解,它指的是接纳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与当下的生活进行联结,并做出真实有效的行动。 ⏱ 2022-05-13 22:50:02
📌 没关系,让我陪你再难过一会儿,在我面前你永远不必假装坚强。 ⏱ 2022-05-13 22:54:17
📌 “为你好”是一个常见的陷阱,当一个人出现这种想法时,实际上是 投射了一些东西在对方的身上。 ⏱ 2022-05-13 23:13:57
📌 我们希望帮助一个人改变坏习惯,可能真正想改变的是自己;我们希望帮助一个人决定 的对错,可能是缺失对自己人生的掌控。 ⏱ 2022-05-13 23:14:05
📌 焦虑是人在面临威胁时的正常情绪反应,它更多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 ⏱ 2022-05-13 23:18:47
3 疗愈的哲学 有些时候,“丧”会成为人生常态
📌 当我们最爱的人感受到抑郁情绪,我们该怎么做?陪伴。而陪伴抑郁者的前提,是尝试去懂。 ⏱ 2022-05-13 23:19:26
📌 多数人对“抑郁”的无知,是对抑郁者最残忍的事。 ⏱ 2022-05-13 23:21:00
📌 最好的安慰,不是站在旁观者角度讲一堆大道理,而是将自己代入对方的角色,体察对方在一段令自己不适的情境中所做出的努力,感受 可能感受到的无力、疲惫和悲伤,如同一面镜子照出 的内心。 ⏱ 2022-05-13 23:22:44
📌 正向和自由的孤独本质上是“积极独处”,一个人在拥有良好人际交往的同时,为自己保留一些独处时间,去观察、感知真实的生活,摒除外界信息,专注于思考和自我的精神世界。 ⏱ 2022-05-13 23:23:58
📌 [插图] 不要小看日常生活的力量,尤其在抑郁高发的冬季。 冬季抑郁也叫季节性情绪紊乱症。这是一种因天气变化而出现抑郁症状的反应,例如寒冷的天气会抑制人们的新陈代谢,光照的减少会使我们的节奏紊乱,冬季真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丧失生活积极性的季节。 因此,多做令你感到美好的事、多见令你感到美好的人,是冬季里最为重要的事。当你开始有意识主动地选择,一个冒着热气的红薯,也会给你带来热腾腾的希望。 ⏱ 2022-05-14 00:02:04
📌 冬季抑郁也叫季节性情绪紊乱症。这是一种因天气变化而出现抑郁症状的反应,例如寒冷的天气会抑制人们的新陈代谢,光照的减少会使我们的节奏紊乱,冬季真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丧失生活积极性的季节。 ⏱ 2022-05-14 00:02:23
📌 冲突看上去是一件很坏的事,但能够给予“翻脸”空间的关系,往往才是值得呵护的。 ⏱ 2022-05-14 00:27:03
📌 在日常生活的每一段关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牺牲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对方,久而久之,它会累积成不满。通过争吵,我们能够宣泄情绪、释放不满,同时将真实的自己展现给对方,促进关系更好地发展。 ⏱ 2022-05-14 00:27:10
📌 完美人设是一种枷锁,我们一旦被贴上了完美的标签,就难免在各个方面压抑自我。 ⏱ 2022-05-14 00:28:09
📌 表达内心阴暗面的必要性,就在于打破完美人设,撕掉贴在自己身上不合理的标签,接纳并展示真实的自我。 ⏱ 2022-05-14 00:28:16
📌 心理学家克莱因提出,人在心理过程中有两个位置:一个叫作“偏执—分裂位”,处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会停止思考,只想“甩锅”;另一个叫作“抑郁位”,当处在这个位置时,我们会对事情进行反思和深度思考。 ⏱ 2022-05-14 00:29:37
📌 微笑不是社交场景的唯一选择,它应是发自内心的欣喜,而不是缓解尴尬的工具。 ⏱ 2022-05-14 00:30:34
📌 我们常常提到的“坚强”,实际上可能是一种“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把悲伤和痛苦压抑在潜意识里,使自己暂时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 ⏱ 2022-05-14 00:34:31
4 自由的哲学 学会爱上自己的选择
📌 我们常常在人际关系中感到受委屈、被冒犯,是因为我们缺乏“心理边界”。 ⏱ 2022-05-14 10:23:07
📌 “心理边界”就像是“自我王国”的国界线,它是我们在时间、精力、情绪、想法、财产、物品等事物上独特的规则。一个边界清晰的人,敢于在规则被打破时勇敢说“不”,而边界不清晰的人,则会一味地压抑自己、牺牲自我。 ⏱ 2022-05-14 10:23:18
📌 即兴戏剧(Improvisational Theater)是一种没有剧本的表演形式,它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不质疑”的思维方式:Yes!生活就是每天都可能发生糟糕的事;And!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 2022-05-14 10:24:46
📌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层层束缚当中,仍然能够按照心之所想自主地做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就是自由的。 ⏱ 2022-05-14 13:39:42
📌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破罐子破摔”,其实是害怕承受即将到来的失败。 ⏱ 2022-05-14 13:42:07
📌 害怕承受失败,本质上是无法放下“完美自我”的幻想,不敢直面不完美的、有缺点的自己,因此自我设障,企图将失败归因于“不努力”这种可控因素,而非能力不足,从而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 2022-05-14 13:42:18
📌 事实上,人生最快乐的事情之一,便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平凡。因为接纳了平凡,才会把自己从必须成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因为接纳了平凡,才能体会到不问结局、单纯享受过程的快乐。 ⏱ 2022-05-14 13:42:34
📌 勇敢地去表露自我吧。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 ⏱ 2022-05-14 13:43:58
📌 当我们总在用一件又一件杂事去推迟原本该做的事,我们的潜意识可能正在逃避这件事。 ⏱ 2022-05-14 14:32:26
📌 逃避虽然能暂时缓解做这件事带来的消极体验,但并不能真正消除它们,而且,还会使我们沉迷于逃避带来的安乐。被搁置的焦虑和恐惧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越积越多,直到将我们完全吞没。 ⏱ 2022-05-14 14:32:32
📌 脸皮太薄,怕麻烦别人,真正让我们产生心理负担的,其实是内心无休止的纠结。 ⏱ 2022-05-14 14:33:20
📌 把复杂的思绪简单化,才能节省精神能量去办事。 ⏱ 2022-05-14 14:46:01
📌 别再把“没关系”“是我的错”挂在嘴边,别再将别人的情绪、感受放在第一位,让自己白受罪。 ⏱ 2022-05-14 14:46:43
📌 心理学用“讨好型人格”形容不懂得拒绝别人的倾向。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希望自己是别人口中“善良的好人”,他们一味地答应别人的要求,不敢拒绝,甚至通过不停的自我牺牲来满足对方的期待。 ⏱ 2022-05-14 14:46:53
📌 很多人“不敢让自己幸福”,恰恰是因为 内心深处极度渴望幸福。 ⏱ 2022-05-14 14:48:55
📌 太想做出“正确”的选择,会导致“选择困难”。 ⏱ 2022-05-14 14:50:31
📌 用“喜欢”代替“正确”来做选择吧。你的喜欢,会让这个选择成为正确选择的可能性增加。学会爱上自己的选择,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 2022-05-14 14:50:43
读书笔记
2 修复的哲学 有些伤口需要慢慢愈合
划线评论
📌 它是一种因为患得患失而产生的焦虑,让我们总觉得别人在我们不在的时候经历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15826765-7zemWyQfP - 💭 错失恐惧 - ⏱ 2022-05-13 22:51:13
本书评论
书评 No.1
^15826765-7zfonoswM ⏱ 2022-05-14 14: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