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

穿透式学习

  •  穿透式学习|200
  • 书名: 穿透式学习
  • 作者: 方军
  • 简介: 在数字时代,随着知识更迭速度的加快,学习变成了每个职场人士必须终身面对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高效工作的前提是高效学习,只有快速提升学习能力才能应对日渐提升的工作要求。本书思维篇探讨的是知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方法篇主要分享作者和其他优秀人才在以往的学习和工作中学到的、用过的且被证明有效的一些学习方法。思维篇和方法篇都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工具清单,以帮助读者建立对学习的科学认知,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
  • 出版时间: 2020-03-01 00:00:00
  • ISBN: 9787111649120
  • 分类: 个人成长-人在职场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PC地址: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b22323f071d28269b22f878

高亮划线

前言 用穿透式学习跨越知识与实干的鸿沟

📌 重大的变化之一是目标变了 ⏱ 2022-01-27 19:12:33

📌 我们不再仅以掌握知识为目的,还以拥有技能为目的,更重要的是,以实干出成果为目的。 ⏱ 2022-01-27 19:12:29

📌 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周期内往返于知识和实干之间,我们在实干中觉得需要就去学,学了就立刻用,如此循环。 ⏱ 2022-01-27 19:15:18

学习的目标是拥有有效的个人知识体系

📌 一般来说,人们把个人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模式加起来的整体称为一个人的“个人知识体系”。 ⏱ 2022-01-27 19:20:45

我们可借助“学习之旅”圆环游走于知识世界与实干世界

📌 学习最难的部分不是关于外在的知识与技能、外部变化的实干环境,而是我们这些学习者如何面对自己。 ⏱ 2022-01-27 19:28:44

“学习之旅”圆环:召唤、磨难、返回

📌 就学习而言,我们最大的困难很少是如何开始旅程,而多是如何返回。 ⏱ 2022-01-27 21:37:30

📌 你必须放弃学习者的自我,变回实干者的自我。 ⏱ 2022-01-27 21:38:10

📌 从这个“学习之旅”圆环中我得到的第一个实用启发是,我们可以用它来测试自己是否在“假装学习”。 ⏱ 2022-01-27 21:40:30

📌 采取阻力最小的行动是越过第一道边界的好方法。 ⏱ 2022-01-27 21:41:42

📌 广义的导师,是任何能够推动你去学习的人。 ⏱ 2022-01-27 21:42:27

📌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却不肯返回日常的实干世界去运用这些技能做事,这其实也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假装学习现象。 ⏱ 2022-01-27 21:43:22

📌 将“学习之旅”圆环缩小,先尝试画小圈的小循环,而非画大圈的大循环。 ⏱ 2022-01-27 21:44:05

📌 假装学习是成年人学习遇到的一大难题,不愿学习和太爱学习的人掉进了同一个陷阱。 ⏱ 2022-01-27 21:44:29

微型学习:一次次学习小循环

📌 微型学习小循环也是被证明非常有效的具体学习策略。 ⏱ 2022-01-27 21:47:38

📌 我们可以做的改变是,学习马上就要用的知识与技能。 ⏱ 2022-01-27 21:48:04

📌 在小的学习循环中,用知识与实干对撞。如果说假装学习之问是帮我们识别自己的学习状态,那知识与实干对撞就是用来帮我们更好地度过“学习之旅”圆环底部最难的学习阶段。 ⏱ 2022-01-27 21:48:34

📌 提问模板,你可以参考:一、描述清楚自己的问题;二、给出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三、告诉别人,我已经尝试了那几个方案,它们不可行;四、提问,就这个问题,或者就这个问题的某个方面,您可以给我什么建议? ⏱ 2022-01-27 21:49:49

📌 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知识世界探索时,我们也可以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 ⏱ 2022-01-27 22:15:26

📌 在一个领域工作较长时间之后,我们也可以找机会系统地学习一下。我们还可以学习其他领域的系统知识,用它来跟自己的经验、知识对撞。 ⏱ 2022-01-27 22:19:31

面对已知:从入门教程到培训课程,再到操作标准

📌 将所学变成入门教程,将所学变成培训课程,将所学变成操作标准。 ⏱ 2022-01-28 10:39:58

📌 如果你能够编写一个别人可以照着做的入门教程,那你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会进一步深入,因为在编写的过程中,你会更细致地考虑每个操作细节。 ⏱ 2022-01-28 11:03:11

📌 入门教程的这个特点:它是单线条的,尽管一路上有很多可能的岔路口,但它把所有的岔路口都忽略了,而是画了一条粗且明显的指示线条,让初学者可以照着做。 ⏱ 2022-01-28 11:04:51

📌 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知道的某项知识、技能讲给几个人听,努力让人家学会:它值得关注,它是这样的,你可以这样做。 ⏱ 2022-01-28 11:05:52

📌 首先,编写操作标准时应该避免几个典型错误:错误之一,过于简略,忽略必要步骤;错误之二,每步只有动作,没有结果检查;错误之三,将目标用户看成高手,而非普通人。操作标准的编写者自然应该是高手,但操作标准的目标用户是普通人。 ⏱ 2022-01-28 11:06:56

📌 好的操作标准应该如他所说,“写作者应该‘重拾战战兢兢的感觉,重新想象新手的忐忑’”。 ⏱ 2022-01-28 11:07:34

📌 操作标准是直接用于生产的,它们的差别是艺术大师涂鸦和幼儿园儿童涂鸦之间的差别。 ⏱ 2022-01-28 11:14:05

从知识创造的螺旋看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学习

📌 所谓暗默知识,指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和行动之中,没有变成文本的知识。所谓形式知识,指被书写出来、明晰化了并用某种形式承载的知识。 ⏱ 2022-01-28 11:14:51

面对未知:运用形象化的比喻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

📌 要能更好地应对未知,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学习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 ⏱ 2022-01-28 11:28:38

学习的终极目标:实践智慧

📌 实践智慧指的是,为实现目标,在注意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同时,及时且完美地做出判断的能力。 ⏱ 2022-01-28 11:34:56

📌 直面现实的行动能力和将想象变成现实的能力。 ⏱ 2022-01-28 12:56:16

📌 学习、知识和技能都是居于次要位置的,主要的是把事做成的能力。 ⏱ 2022-01-28 12:56:59

思维3 如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 我们的学习是不断充实和修正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 2022-01-28 13:07:49

个人知识体系:把珍珠串成线

📌 更重要的是,个人知识体系应该是个人可以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验证了的知识 ⏱ 2022-01-28 13:10:30

先有知识框架,再碎片化学习

📌 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时,较好的学习步骤是:先有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然后再深入钻研具体的细节。 ⏱ 2022-01-28 13:17:48

📌 在为了实践而学习一些领域的知识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一个好思路是先找到一个现有的知识框架,深度复制它。 ⏱ 2022-01-28 13:18:05

构建知识体系的对照思维

📌 反馈分析法的做法是:“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关键决策,采取什么关键措施,我们都要写下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9~12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进行对比。” ⏱ 2022-01-28 13:23:30

五个台阶的要点:通过实践,成为高手

📌 不要成为理论的奴隶的意思是,不要把任何理论视为绝对正确的,看成不可改变的。我们要仔细思考理论背后的为什么和适用场景,看看理论的为什么在我们的场景中是不是还有效,并在实践中检验它。 ⏱ 2022-01-28 18:05:37

📌 所谓精益创业,就是认为创业的核心是学习,要尽早地通过实践去验证。莱斯称这种在实践中的学习为“通过验证学习”(validated learning)。 ⏱ 2022-01-28 18:10:04

📌 练习检验可以是在温室一样的模拟环境之中进行,就像在飞行模拟器上训练,而初阶实践是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的,是真正开飞机。 ⏱ 2022-01-28 18:10:43

📌 很多技能在练习检验的环境中根本无法学到,只有在实干中经历失败、承受损失才能学到。 ⏱ 2022-01-28 18:11:29

区分休闲阅读与求知阅读

📌 读书应该被明确地分为两种:休闲阅读和求知阅读 ⏱ 2022-01-28 19:18:50

求知阅读的5个方法

📌 多本书主题阅读是快速掌握知识的关键技巧。我们可请专家推荐5本左右相互匹配的书,通常是包括从综述到深度的一组书。然后我们至少把这些精选的书读两遍,即快速通读和重点精读。通常,我们用3~6个月的时间完成整个阅读过程。 ⏱ 2022-01-28 19:20:57

📌 对于刚刚接触一个新领域的人,好的综述和普及类的书能够帮人搭起一个阶梯 ⏱ 2022-01-28 19:23:19

天真的练习、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

📌 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我们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 2022-01-28 22:09:18

📌 刻意练习,从心理学上讲,最重要的就是改变我们的心理表征。 ⏱ 2022-01-28 22:10:01

📌 刻意练习是对有目的的练习的改进,其中一个大改进是强调导师的指导。 ⏱ 2022-01-28 22:24:32

方法4 如何高度专注

📌 深度优先,是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专注问题的好起点。 ⏱ 2022-01-28 22:34:56

深度优先的学习方法:深度工作vs浮浅工作

📌 深度工作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 ⏱ 2022-01-28 22:35:08

📌 番茄工作法是指,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然后继续,一个25分钟称为一个番茄工作时间。单核工作法是指,每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段,只专注于一项工作任务,即所谓单核任务。 ⏱ 2022-01-28 22:39:12

📌 ,把大任务拆解成一系列三四个小时就可以有成果的小任务。 ⏱ 2022-01-28 22:40:28

📌 先做最复杂、最难的部分,这些部分通常需要最高的专注度。 ⏱ 2022-01-28 22:40:31

📌 第三个小技巧是,每次做完一个部分之后,不要立刻停下来休息。每次做完一个部分,往往是人的大脑最兴奋的时刻,这时,更好的选择是,把下一个部分的开头工作准备好,然后再停下来休息。 ⏱ 2022-01-28 22:40:42

心流:专注的心理学理论基石

📌 心流理论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何时最快乐?”给出的回答是,“当我们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时”。 ⏱ 2022-01-28 23:08:16

生活可以极简,工作与学习需要复杂的工具

📌 我们“要像新手一样思考,但要像专家一样行动”。成为专家,通常就意味着掌握复杂的技能、复杂的工具。 ⏱ 2022-01-28 23:17:16

做方案:将知识转换为实干的一步

📌 写下来会让想法变得精确,写下来也会让我们自己可以一次次迭代,写下来还可以让团队一起讨论并优化。 ⏱ 2022-01-28 23:25:19

📌 一页纸报告工作方法是指,把一个报告的内容限定在只有一页纸,把所有的信息都缩减到一页打印纸上。 ⏱ 2022-01-28 23:26:09

做MVP:用最小可行产品验证想法

📌 最小可行产品,是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模拟一个新产品想法的核心部分,让用户试用,这样做能帮助我们了解真实世界对产品设想的反馈。 ⏱ 2022-01-28 23:28:46

📌 做最小可行产品的过程,也是回到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的过程。 ⏱ 2022-01-28 23:29:29

为自己写个人知识指南

📌 个人知识指南应该是写自己做过的,或者至少应该是这样:一部分是自己做过的,一部分是已经深入学习准备做的。这样内容的个人知识指南,也让我们未来可以方便地用它、迭代它。 ⏱ 2022-01-28 23:47:46

金字塔原理:文章中的思想应形成单一思想统领下的金字塔结构

📌 个人知识指南不强调有独特的创见,而强调实践中有效。 ⏱ 2022-01-28 23:50:17

读书笔记

用案例互动讨论改进心理过程

划线评论

📌 外科手术的先驱威廉·霍尔斯特德曾这样说医生应如何学习做外科手术:“看一场,做一场,教一场。” ^15826765-7wEDlfD1C - 💭 这个方法是不是也能用来学做菜? - ⏱ 2022-01-28 22:34:19

本书评论

书评 No.1

^15826765-7wEICTM8k ⏱ 2022-01-28 2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