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
自学大全
- 书名: 自学大全
- 作者: 读书猴
- 简介: 这是一本自学百科全书,为所有不想放弃学习的人定制了55个自学方法!无论您在学习时碰到了什么样的难题,本书都有相应的方法帮您攻克难关! 学习只要遇到了一丁点儿问题,就马上打开《自学大全》找方法! 挤不出时间:净化灰色时间、番茄工作法…… 不知道从哪开始:学习路线图、可能的阶梯…… 爱拖延:先学习1分钟、两分钟起跑法…… 总半途而废:反向计划法、习惯杠杆…… 学习没动力:学习动机图、1/100计划法……
不知道学什么:知识地图、拉米提问法…… 找不到资料:打磨关键词、提喻查找法…… 迷失在信息中:图尔敏模型、四格表…… 读不下去:跳读、转读、铃木式六分笔记……
忘得太快:35分钟模块法、记忆法组合术……- 出版时间: 2022-08-01 00:00:00
- ISBN: 9787549638581
- 分类: 个人成长-励志成长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PC地址: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ee932b10813ab71b8g0149bb
高亮划线
序文 致所有不想放弃学习的人
📌 双系统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会通过两种系统(历程)产生。系统1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自动且迅速地顺应直觉做出行动;系统2则处于意识的控制下,反应速度较慢,是思考过后的行动。 ⏱ 2022-09-19 13:16:58
📌 我们可以操控系统2,利用知识和假设思维来重新设计环境,从而间接地对系统1进行控制。 ⏱ 2022-09-19 13:18:19
📌 我们可以将知识看作外储存器,在连接大脑后,大脑就可以运用假设思维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应用,这就是系统2的运作过程。 ⏱ 2022-09-26 13:51:22
📌 道德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就曾经将人类比作是“骑在大象(欲望和情感)背上的骑象人(意志和理性)”。他在书中写道:“我的手中握着缰绳,只要拽动缰绳,我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弯、停下或是继续向前走。但前提是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根本拗不过它。” ⏱ 2022-09-26 13:51:32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各类制度,例如国家、市场和基本人权,这些都是为了解决那些单靠系统1中的感情和直觉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些解决方法常常会与我们的感情和直觉相悖。也就是说,我们很难用感情和直觉去理解它们。 ⏱ 2022-09-26 13:54:17
📌 通过学习别人总结出来的知识,系统2的认知能力会进一步拓展,而系统1所掌管的意志力和耐力等非认知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才是人类最值得自豪的一大特点㜳能够构建认知生态位,再通过学习来武装自己。 ⏱ 2022-09-26 18:37:26
📌 这样一想,系统1不仅赋予了我们敏锐的直觉和丰富多彩的感情,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愚蠢。 ⏱ 2022-09-26 18:37:53
📌 在学习科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脚手架理论”(Scaffolding),是心理学家布鲁纳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成人会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等到儿童可以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后再将其“拆除”。 ⏱ 2022-09-26 18:38:20
为自学做好准备
📌 成为牛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都想要成为马,却很难静下心来当牛。 ⏱ 2022-09-26 21:17:03
📌 我们的直觉和感情(还有冲动)都来源于系统1,而系统1的进化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和其他的动物一样,都会被自己当前所处的环境左右。 ⏱ 2022-09-26 21:20:06
📌 想要抑制自己的冲动、强化意志力,需要利用好外部的环境。 ⏱ 2022-09-26 21:20:10
📌 对于所有领域的自学者来说,时间和学习动机都是两大难题。 ⏱ 2022-09-26 21:26:14
📌 一颗坚持的心,比好的学习方法要难得多,也重要得多。 ⏱ 2022-09-26 21:26:24
第1章 先立志
📌 老者:如果你想放弃也放弃不了,就算中途碰壁,也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地重新开始,那么这就是促使你自学的核心。 ⏱ 2022-09-27 00:44:23
方法1 挖掘动力的源头【学习动机图】
📌 方法1 挖掘动力的源头【学习动机图】 ⏱ 2022-09-26 21:27:23
📌 ① 找到一件成为你学习动机的事情 ⏱ 2022-09-27 00:45:14
📌 ② 写出这件事带来的影响 ⏱ 2022-09-27 00:46:54
📌 所谓学习,就是要像这样沿着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断向外探索 ⏱ 2022-09-26 21:28:30
📌 立志的意义并不是在于确定目标的瞬间,而是在于反复将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与自己的志向联系起来的这个过程。 ⏱ 2022-09-27 00:50:22
📌 人类能够按照自己预先写好的剧本作出行动,同时根据行动的结果来反复修改剧本。 ⏱ 2022-09-27 00:51:22
第2章 确定目标
📌 有一句名言,那就是“计划(plan)是不中用的,但制订计划(planning)却是必不可少的”。 ⏱ 2022-09-27 00:53:35
方法2 明确学习的出发点【可能的阶梯】
📌 “知道”与“不知道”的分界线,就是我们的“知识前线”。 ⏱ 2022-09-27 00:56:39
📌 “惰性计算学习法”——到了需要的时候再开始学习 ⏱ 2022-09-27 00:57:42
方法3 自己来绘制学习的地图【学习路线图】
📌 方法3 自己来绘制学习的地图【学习路线图】 ⏱ 2022-09-27 00:58:30
📌 自学者的“路线图”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 ⏱ 2022-09-27 00:59:11
📌 我们学到的东西也会导致我们前进的方向发生改变。 ⏱ 2022-09-27 00:59:30
第3章 增强学习的动机
📌 干劲也是一样,人并不是先有了干劲再开始行动,而是从行动中获得干劲。 ⏱ 2022-09-27 09:42:37
📌 在设定目标时,一定要遵循“小步子”[插图]的原则。 ⏱ 2022-09-27 09:43:01
📌 因此,让目标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完成,这样的手段其实非常有用。 ⏱ 2022-09-27 09:44:02
📌 回想自己为什么开始学习,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点燃学习的热情,防止懈怠。多回头去看看自己的起点,就能够让志向和我们一同成长。 ⏱ 2022-09-27 09:45:04
方法4 画一张未来的缩略图【1/100计划法】
📌 ① 将“想要实现的目标”数值化 ⏱ 2022-09-27 09:47:52
📌 ② 将目标数值的1/100设为小目标,并立即完成 ⏱ 2022-09-27 09:47:58
📌 人在下定决心,或是反省自我、决定改过自新的时候,特别容易情绪高涨。 ⏱ 2022-09-27 09:48:52
📌 我们的目标不是跳得更高,而是走得更远。想要脚踏实地地前行,就必须将大目标分解成细微而具体的小目标,将实际行动和梦想联系起来。 ⏱ 2022-09-27 09:49:00
方法5 拒绝拖延症【两分钟起跑法】
📌 方法5 拒绝拖延症【两分钟起跑法】 ⏱ 2022-09-27 09:50:45
📌 对那些想要成事的人来说,“开始做”是最必不可少且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步。只要我们能够比别人更早开始(在截止日期前留出较长的时间),就能够更快地取得成果。 ⏱ 2022-09-27 09:51:08
📌 拖延和恐惧会助长彼此的气势,形成恶性循环。 ⏱ 2022-09-27 09:54:24
📌 一旦开始做,就很难轻易放弃刚才我所说的两种情况,都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来应对,那就是:只要决定做某事,就立刻开始着手去做,哪怕只做一点点。 ⏱ 2022-09-27 09:54:48
📌 当任务被中断处于未完成状态时,即使是没有外界诱因的刺激,人们也会想要将其完成。这种现象叫作“奥夫相基娜效应”(ovsiankina effect)[插图]。 ⏱ 2022-09-27 10:00:30
第4章 挤出学习的时间
📌 ① (作为前提条件)把握自己当前时间分配的状况。② 整理一下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用做。(放弃那些优先级较低的事情和没有必要去做的事情,减少时间的浪费)。③ 安排时间去做那些应该做的事情(将事情按照优先级排序)。 ⏱ 2022-09-27 12:26:04
方法6 把握自己的行动,彻底消灭盲区【行动记录表】
📌 我们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了解自己的行动。 ⏱ 2022-09-27 12:27:00
📌 做计划的人有很多,但是记录自己行动的人却很少 ⏱ 2022-09-27 12:26:51
📌 只有搞清楚自己将时间用在了哪里,才能制订出更加实际可行的计划和日程安排。因此,在进行时间管理时,最重要的就是将思维从追逐理想的“我要做什么”模式转换为扎根现实的“我在做什么”模式。 ⏱ 2022-09-27 12:27:24
📌 只有做好记录,才能着手改善 ⏱ 2022-09-27 12:27:29
📌 记录的过程本身就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自己的行动。 ⏱ 2022-09-27 12:28:36
📌 自我监测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目标行动、认知和感情的产生进行认知,第二阶段是将行动用数据系统地记录下来,第三阶段则是检视自己观察得出的数据。 ⏱ 2022-09-27 12:32:05
📌 在记录行动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记录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情,观察一下情绪和干劲的波动情况,努力使其保持稳定。 ⏱ 2022-09-27 12:32:43
方法7 用炼金术将时间变废为宝【净化灰色时间】
📌 ③ 思考一下,如果想利用灰色时间学习,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 2022-09-27 12:33:47
📌 新的想法之所以能够“孵化”出来,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还在继续工作。 ⏱ 2022-09-27 12:34:49
📌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事先对那些难懂的知识点或是做不出来的题目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之后的时间无法用于学习(比如工作时间),大脑也会在这段时间内自动加深理解。这种做法就像是做饭时的“焖烧”[插图]一样,可以帮助我们将几乎完全是黑色的时间转化为学习时间。 ⏱ 2022-09-27 12:34:56
方法8 转动番茄,让自己更集中【番茄工作法】
📌 GtG:在一天内重复多次形成习惯 ⏱ 2022-09-27 12:35:48
📌 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某一训练,促成习惯的养成。 ⏱ 2022-09-27 12:36:07
📌 遇到不擅长的科目或工作,可以一次只做一点点(比如背两个英语单词或是做一道题),每小时重复一次(最开始也可以10分钟重复一次),多做几次试试。 ⏱ 2022-09-27 13:20:11
第5章 坚持下去
📌 现实却并非如此。一开始,我们的学习效果可能和付出的努力以及学习时间成正比,仿佛是在直线上升,但最终其上升的速度会逐渐减慢,曲线会越来越平缓,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 2022-09-27 13:20:56
📌 看自己的具体水平如何,而是会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衡量基准。只要自己高于这个基准就会感到开心,而低于这个基准就会陷入消沉。如果我们用“直线上升”的基准来要求自己,那么一旦上升的速度有所减缓,我们就会感觉事态有所恶化,就像遭受了损失一样。但事实上,我们仍然在不断进步,只是步伐变小了而已。 ⏱ 2022-09-27 13:21:10
📌 遇到了“中级瓶颈期”就干脆放弃,成为“绝大多数普通人”中的一个也不是什么坏事 ⏱ 2022-09-27 13:23:19
📌 学习的时间越长,就越是要长期和自己脑内的恶势力斗争下去;学习的程度越深,就越是要深入地去面对自己的无知。 ⏱ 2022-09-27 13:23:29
方法9 让自己无法偷懒【反向计划法】
📌 方法9 让自己无法偷懒【反向计划法】 ⏱ 2022-09-27 13:23:52
📌 人天生就有逆反心理。当别人命令我们去做某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失去动力;反之,当别人禁止我们做某事的时候,我们反而会想要去做。这种反向计划法看上去像是在开玩笑,但其实很符合人类矛盾的本性。 ⏱ 2022-09-27 13:24:40
方法10 让每日必做的事成为习惯的土壤【习惯杠杆】
📌 让每日必做的事成为习惯的土壤【习惯杠杆】 ⏱ 2022-09-27 13:35:10
📌 把想要养成的习惯和自己每天必做的事情拴在一起 ⏱ 2022-09-27 13:36:07
📌 习惯杠杆,就是一种把自己现有的习惯当作垫脚石,来养成新习惯的方法。 ⏱ 2022-09-27 13:36:35
方法11 从“停不下来”和“坚持不下去”的行为中总结规律【行为设计表】
📌 方法11 从“停不下来”和“坚持不下去”的行为中总结规律【行为设计表】 ⏱ 2022-09-27 13:37:37
📌 ② 制作一张表格,从四个方面来评价目标行为和竞争行为这四个方面分别是“诱因的多少”“难度的高低”“有无竞争行为”“奖励或惩罚出现的快慢”。 ⏱ 2022-09-27 13:40:21
📌 3 利用竞争行为出现的原因来改善目标行为 ⏱ 2022-09-27 13:40:43
📌 所谓“培养坚定的意志力”,往往最终只是推卸责任,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意志力薄弱”而已。 ⏱ 2022-09-27 13:43:10
📌 行为设计表可以帮助我们从现有的过剩行为(已经在做且频率过高的行为)和不足行为(不愿意做或是无法着手的行为)中总结出规律,再运用这些规律来增加或减少我们的目标行为。 ⏱ 2022-09-27 13:43:20
📌 前因控制(antecedent control procedure) ⏱ 2022-09-27 13:45:08
方法12 明确自学的进度和自己当前的位置【学习日志】
📌 方法12 明确自学的进度和自己当前的位置【学习日志】 ⏱ 2022-09-27 13:45:53
📌 学习日志的内容则主要包括我们目前正在读的书,正在做的练习册的名字,或者是论文的题目,以及每天从第几页读到了第几页,一共做完了几页等。无法像页数那样用具体数字来衡量的内容则可以用时间来记录。 ⏱ 2022-09-27 13:47:02
📌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之所以无法完成计划,就是因为没有合理评估自己的现状,完全是在按照理想状态来制订计划。 ⏱ 2022-09-27 13:47:18
📌 只要坚持记录,就会取得进步。 ⏱ 2022-09-27 13:47:25
📌 不要给自己设定“学习阿拉伯语一小时以上才可以记录”这样的规则,即使是只学了10分钟,或者是看了半页教科书,也都可以记录下来。 ⏱ 2022-09-27 13:49:57
第6章 营造学习的氛围
📌 人类是非常缺乏自制力的。如果没有人监督,就肯定会偷懒,不想干活 ⏱ 2022-09-27 13:51:05
📌 那些看起来意志力很强的人,都是在用一些外部机制来支撑着自己。 ⏱ 2022-09-27 13:51:09
📌 同样是输出,能够被别人看到的输出和自己写给自己看的输出是完全不同的。 ⏱ 2022-09-27 13:53:31
📌 有一句话是这么讲的,“总有人在远方和我读同一本书”。无论是知识还是人,都不能孤立存在。所谓自学,就是将自己与知识联系起来,同前人对话的过程。 ⏱ 2022-09-27 13:53:39
方法13 请他人介入比单靠意志力更有效【让他人来把关】
📌 方法13 请他人介入比单靠意志力更有效【让他人来把关】 ⏱ 2022-09-27 13:53:57
📌 。用“外在的理性”来锁住我们飘忽不定的意志。 ⏱ 2022-09-27 13:55:58
📌 只要有人知道我们的计划,就相当于是在我们身上绑上了无数条社会锁链。 ⏱ 2022-09-27 18:38:52
方法14 让见不到的人成为自己的老师【私淑】
📌 点亮迷茫的魔咒——“如果是他的话,会怎么做?” ⏱ 2022-09-27 19:03:53
方法15 一起读书,形成知识共同体【共读】
📌 一人读书会 ⏱ 2022-09-27 23:38:21
自己来决定学习的内容
📌 想要自己来决定自学的内容,我们就需要先掌握一些通用的调查方法。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发现未知”和“查阅资料”的方法。 ⏱ 2022-09-28 00:18:44
📌 学会了如何去调查,我们就能够超越个人的极限,去参考全人类所拥有的全部知识。调查能力支撑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学习能力 ⏱ 2022-09-28 00:20:28
📌 自学者可以自己来决定学习的内容,而筛选信息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用来换取自由的代价。 ⏱ 2022-09-28 00:21:12
第7章 找到自己想学的内容
📌 注意力是一种认知资源,而烦恼会消耗掉大量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大脑中用来思考的空间就所剩无几了。 ⏱ 2022-09-28 00:35:18
方法16 清点脑内的知识【知识地图】
📌 ① 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是课题,把能够想到的所有相关内容都写下来,不必按照特定的顺序 ⏱ 2022-09-28 00:36:07
📌 制作一张知识地图,可以帮助我们从记忆中打捞和收集已知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来打造一座基地,为我们将来走向未知做好准备。 ⏱ 2022-09-28 09:31:14
📌 内省、回想、间接信息探险、直接信息探险 ⏱ 2022-09-28 09:35:29
方法17 用古代的雄辩术来自问自答【拉米提问法】
📌 “提问”是一切知识的起源 ⏱ 2022-09-28 09:38:00
第8章 找到资料
📌 用上层概念来替代下层概念,或是反过来,用下层概念来替代上层概念。 ⏱ 2022-09-28 09:40:44
第9章 打开通向知识的大门
📌 老者:你想这么做我也不会阻止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经典作品,并不单单是指这些作品流传的时间比较久,也不是说这些作品中包含着什么超越时代的真理。如果非要给出一个定义的话,其实可以说经典作品就是指那些被许多人解说和注释过的作品[插图]。 ⏱ 2022-09-28 09:43:07